執行長專欄|第一篇
執行長專欄|第一篇
從一張藍圖,到十五年的智慧環境服務系統——這是一段以時間為證、用專利與實力在全球留下印記的旅程。
十五年,從零到一的堅持與累積
時間,是檢驗信念最嚴苛的試煉。近十五年前,iTrash 還只是我腦海中的一幅藍圖——一個安靜卻固執地在心底發亮的念頭。如今,它已化為一套結合硬體、雲端物聯網與數據管理的完整智慧環境服務系統,穩定地融入城市的日常運作,與千家萬戶的生活緊密交織。
這條路上,沒有一步到位的捷徑。只有一次又一次的摸索、研討,與無數個夜晚的堅持。自民國100年起,我們完成了三次國家級補助計畫——台北市 SBIR 創新技術計畫、經濟部 SBIR 創新服務計畫、國發基金天使計劃。每一次核准,都是對我們研發實力與市場價值的肯定;每一次執行,都是與時間、技術和未知的賽跑。
除了中央的支持,我們還參與了三次市政府的試營運計畫,分別與台北市、桃園市攜手合作。第一次,在台北市,將智慧垃圾收集系統嵌入城市的脈動中;第二次,同樣在台北市,擴大試運規模;第三次,落腳桃園市,讓系統與地方需求深度融合。
這些年,我們收穫了許多榮譽——國際研討會、新創競賽、產業評選。背後是一張張推翻重來的設計圖,是一線現場的汗水與堅持。
值得一提的是,我們在專利佈局上幾乎涵蓋全球主要市場——從台灣、中國、韓國、日本,到歐盟、美國、東南亞,尤其在歐盟與美國,取得了發明專利,象徵國際對我們研發實力的高度肯定。
十五年的時間,我們走過探索、試驗、優化、擴展,直到今天的穩定與成熟。這是一段由制度支持、城市合作、國際專利與市場驗證編織而成的旅程;更是我們用科技與制度,讓垃圾處理更智慧、讓資源回收更高效、讓永續不再只是口號。
接下來的專欄,我想與你慢慢打開這段旅程的細節——那些艱難的決策時刻、那些在孤燈下推敲的研發日子,以及我們如何一步步把 iTrash 從紙上的構想,變成今天看得見、用得著的系統。
故事,才正要開始。
新聞報導
最新文章